九游官网(中国大陆)手机娱乐第一门户-官方网站

《极地探险简史》:一网打尽500年极地探险史-九游官网(中国大陆)手机娱乐第一门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851-6684378(24小时服务)

《极地探险简史》:一网打尽500年极地探险史

  合作创办“极地人文地理”丛书,首部译作《极地探险简史》已正式出版发行。目前,“极地人文地理”丛书是国内首部以系列丛书形式译介或著述有关极地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科普类读物,由的因纽皮亚克与尤皮克社区进行田野调查。2021年出版全球SHOU部由中国学者著述、有关因纽特

  这部《极地探险简史》带领我们走进冰雪覆盖的世界,回顾五百年来的探险故事。告诉我们,是哪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力排众议,第一个抵达北极点?又是哪位航海家赴险如夷,克服重重阻碍征服南极点?时至今日,一代又一代探险家们前赴后继,探索极寒之地,丰富并改写着人类对地球母亲的认知。

  随着一个个故事的展开,寒气扑面而来,让我们冒着凛冽的暴风雪,跟随探险船队穿越极海,乘坐狗拉雪橇征服极点,在雪海冰山间,破解两极未知地带的神秘代码。

  《极地探险简史》英文原著为英国知名畅销书作家尼克·雷尼森,译者为北冰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聊城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的王丽英。王丽英,管理学硕士,专注北极文献信息整理与分析、学科信息分析。与曲枫教授合作主编《环境、语境与民族生境:中国近北极民族生态人类学研究》《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生态:中国近北极民族仪式人类学研究》,2023年出版译作《弗朗兹·博厄斯之谜》。该作是王丽英继《弗朗兹·博厄斯之谜:因纽特人、北极与科学》之后的第二部译作。本书生动描述了西方探险家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北极和南极白色荒原的令人难忘的探险经历。从该书中可以看到在过去的500年中,九游中国娱乐西方极地航海家如何前赴后继探索地球两端的极寒之地,并丰富和改写了人类对地球母亲的认知。最终,地图上的地球两端不再是探险家和冒险家的专属领地,也是科学家和游客的心仪之地。

  本书勾勒了形形色色的探险家群像,从早期海军军官的叱咤极海、独领风骚,到后来医生、学者、贵族、商人、滑雪运动员、科学家等群体纷纷加入……如果说,英雄时代的艰险尝试多为追名逐利之心所驱动,那么进入现代,科考人员对极地发起的积极探索,则是为了拓宽人类的知识边界。比如罗伯特·E.皮尔里。“弗格斯·弗莱明在《北纬九十度》一书中,称罗伯特·E.皮尔里‘无疑是极地探险史上最积极,也可能是最成功、最令人生厌的人’。1856年,皮尔里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父亲去世后,年幼的皮尔里随母亲搬到缅因州。1877年他从鲍登学院毕业,获得工程学学位,四年后加入美国海军。然而,他在职业生涯中并没有实际担任过海军工程师。1886年,他在格陵兰岛西海岸的小港口戈德港登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北极。他计划乘狗拉雪橇向东旅行,横穿广袤的格陵兰岛,这将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壮举,但在进入内陆将近100英里(1英里约为1.61千米)后,他和他的同伴们不得不折返,计划以失败告终。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皮尔里在1891—1892年、1893—1895年和1898—1902年先后三次到格陵兰岛探险。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向北推进,越来越接近他的终极目标——北极点。1905年7月,他从纽约出发,开始了新一次的探险,乘坐以美国总统名字命名的‘罗斯福’号向北航行,船长由罗伯特·巴特利特担任,此人在皮尔里未来的生活和北极探险史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巴特利特的指挥下,‘罗斯福’号穿过埃尔斯米尔岛和格陵兰岛之间的海峡,突破冰层、奋力前进,最终到达雪莱顿角的冬季营地。他们一直驻扎此地,直到天气适合才往向北500英里的极点行进。1906年3月,皮尔里和雪橇队出发了。几个星期以来,他们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一些因素(如糟糕的天气、漂移的冰块和冰缝)减缓了他们的速度。无疑,这次皮尔里与北极点再次擦肩而过,但他依旧创造了新的最北纪录。据皮尔里说,1906年4月21日,他到达了北纬87°6′。回到美国后,他因将最北纪录进一步推近极点而备受赞誉。”

  罗伯特·E.皮尔里乘坐“罗斯福”号前往北极,那么其他探险者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本书展现了极地的早期探险载具,约翰·富兰克林的“恐怖”号和“幽冥号”、约翰·罗斯的“胜利”号、南森的“弗拉姆”号、斯科特的“发现”号、沙克尔顿的“坚忍”号……这些耳熟能详的探险船在海上航道乘风破浪;陆地探险则沿用了因纽特人传统的狗拉雪橇与滑雪板;后来,飞机、飞艇相继在极地上空出现,核潜艇也在冰层下成功到达极点,神秘的极地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不再遥远,地球的两端也不再是探险家和冒险家的专属领地。比如最早一批在南极洲过冬的人之一的弗雷德里克·库克乘坐的是雪橇。“1903年,库克自己组织了一次探险,前往阿拉斯加,绕北美最高的山峰麦金利山前行,绘制当时无人涉足的领土地图,并寻找登顶麦金利山的方法。可惜,他两次登顶麦金利山的尝试都失败了。1906年,库克回到阿拉斯加,他对外声称自己登上了麦金利山的顶峰,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库克回到纽约,受到了公众的欢迎与称赞,并当选为纽约市探险家俱乐部主席。这时他已经准备好了将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付诸行动,向北极进发。他先是抵达格陵兰岛北部一个名叫安纳托克的小定居点,1908年春天离开此地,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年多。当他重新现身时,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北极历险记。据库克说,他在两名因纽特人的陪同下,乘坐雪橇穿越冰冻的史密斯海峡,九游中国娱乐前往埃尔斯米尔岛。从那里,他向西穿过岛屿,到达阿克塞尔·海伯格岛,然后转而向北。库克表示,他在1908年4月22日到达了北极点。‘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在我之前失败的所有勇敢者的梦想。’他后来写道。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的说法。皮尔里赢得了与库克的争论,余生中,他作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而备受赞誉,而他的对手几乎被所有人痛斥、不屑一顾。但现在看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皮尔里本人也犯有误导公众的罪行。在遣返巴特利特后,他的极地旅程不可能到达他所记录的距离,也不可能比他在1906年‘最北端’之旅中记录的距离还要远。他可能已无限接近极点,但并未真正到达那里。皮尔里和库克都撒了谎并歪曲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多年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1908或1909年之前并没有人真正到达北极点。”

  本书描绘了原始极地的险恶环境,寒冷、饥饿铅中毒、雪盲症、高原反应、坏血病成为探险队员司空见惯的困境,啃食靴子或地衣果腹、被困冰原度过漫长极夜、与文明世界隔绝数年、为求生存不惜同类相食……在早期的探险笔记中占据着极大篇幅,著名探险家斯科特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绝望悲鸣:“死亡不会离我们太遥远了。”步入极地探险新时期,科学知识指引着探险队员们,以前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在这里建立了补给点、漂浮站、科考站与永久基地,极地由冰天雪地的生存绝境,一跃成为科学研究的一方净土,乃至旅游观光的世外桃源。

Copyright © 2025 九游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