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科普巡展启动仪式在重庆市自然资源科普馆举行。巡展立足融合、汇聚合力、综合呈现、开启新局,聚焦自然资源各领域取得的典型科技创新成果,用科普的形式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宣传推介,激励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者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用创新的智慧描绘美丽中国,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篇章。本次活动也是202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以来,第一批由行业部门组织开展的科技巡展活动。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表示,近年来,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实施以“三深”为引领,以“五系协同”的技术体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形成了“从山顶到海洋”的创新发展格局,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何广顺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将科技元素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产业升级,要鼓励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传递科学知识,要推动大中小学联动,通过科技周、科普竞赛等活动,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治洪介绍,重庆市委、市政府正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以“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引领,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做优做强平台、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全力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成为全国示范样板,重庆云阳成功获批世界地质公园,重庆秀山“从鱼到人”2项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Nature》同期发表,建成1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普基地,打造“自然巴渝”科普品牌,推动形成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杨治洪表示,重庆市将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对科技创新的重要部署,加强规划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科学普及能力和影响力。
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司长冯文利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巡展将以“从山顶到海洋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分为四大部分,系统展示自然资源领域“从山顶到海洋”的科技创新辉煌成就。展陈空间共1500平方米,展出展品共179件,其中实物模型、多媒体视频分别为121件、58件。包括在深地、深海、极地、深空领域等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如“松科二井”、“梦想”号大洋钻探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中国南极秦岭站、雪龙2极地考察船、陆海卫星等模型。
“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科普巡展由自然资源部主办,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办,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以及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24家单位协办。此次巡展将持续2个月,期间面向市民和游客朋友免费开放。